编者按:赓续历史文脉,谱写当代华章。新时代以来,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、开创了新局面。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,连接历史与未来,成为世界认识中国、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。央视网《联播+》栏目特推出“薪火相传”系列策划,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。联播+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,改变了水的味道,从此有了茶。古籍《茶经》有云,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”。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,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制茶技艺。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,运用杀青、闷黄、渥堆、萎凋、做青、发酵、窨制等技艺,将采回的茶叶制成绿茶、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乌龙茶、红茶等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世代传承,至今仍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、仪式和节庆活动中。一杯茶,千年香,万里传。早在地方工作时,习近平就与茶“结缘”。闻名中外的“茶乡”福建福安社口镇坦洋村,是“坦洋工夫”红茶的发源地。在宁德工作期间,习近平先后四次来到这个古老茶村调研,要求当地因地制宜给茶叶分级,指导推进茶种改良,提升茶叶质量,做出精品茶叶。“龙井43”的育成在中国现代茶树育种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。2004年,习近平走进浙江西湖之畔的一家制茶车间,与工人们交流。“炒茶时锅温是多少度?”“制茶专用油是什么成分?”“摊青作业有什么标准?”……习近平对制茶步骤问得详细,还半蹲下拿起炒制中的茶叶,感受叶片的大小、湿度、香气。他说,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非常重要,这里面学问很多。好茶来之不易。一片叶子散发淡雅清香,更能富泽一方百姓。党的十八大后,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、茶文化繁荣。2021年3月2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,同科技特派员、茶农亲切交流,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。在四川,总书记察看传统黑茶制茶工序,亲自体验酥油茶制作流程,指出发展茶产业要精益求精、创造名牌;在福建,他同科技特派员、茶农亲切交流,勉励大家要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;在海南,他走进村民经营的手工茶坊体验当地的炒茶技艺,并买了两袋茶叶,勉励村民把茶叶经营好,把日子过得更红火……茶,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。通过制茶、泡茶、品茶,中国人涵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。以茶待客、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也彰显着中国人谦、和、礼、敬的人文精神。茶作为中国传统待客之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,习近平主席也经常在外交场合提及、品鉴茶之美。2014年4月,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,习近平主席以“茶”和“酒”比喻东西方品味生命、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。“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,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,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。”2014年7月,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,习近平主席说:“200年前,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。”“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,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,种下的是希望,收获的是喜悦,品味的是友情。”2017年1月,在北京,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品茶畅谈,一句“‘茶’字拆开,就是‘人在草木间’”,道出了中华文化中“道法自然”的真谛。…………2023年10月4日,福建泉州,外国人品中国茶。茶起源于中国,盛行于世界。从古代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、茶船古道,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茶穿越历史、跨越国界,深深融入世界各国人民生活,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随着茶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,茶产品愈发多样,品茶场景也愈加丰富,“新中式茶馆”成长起来,围炉品茶等休闲方式兴起。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健康化的茶及其相关制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。茶文化产业不断向高品质、多样化升级。2022年11月29日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。目前,全球有60多个产茶国和地区,茶叶年产量近600万吨,贸易量超过200万吨,饮茶人口超过20亿。茶文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。一叶见方寸,一茶现万千。人行草木间,在自然中感知天地,在传承中推动茶文化繁荣。中国茶特有的香韵醇厚绵长。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策 划丨李珊珊编 辑丨李珊珊AI瞬息视觉丨颜妮 张紫曦校 对丨鲁杨 梁雅琴 闫田田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
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://i23aoo999.top/news/536159.html,本文标题:薪火相传丨一草一木 清香隽永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